形态描述
翅展 雄22~25mm。
形态 触角干浅棕色,栉齿褐黑色;体和足褐棕色。前翅棕褐色;基线黑色,外斜;内线黑色,波浪形,外弯;横脉纹棕色带黑边和白边;外线黑色,波浪形,前半外弯,后半内凹,在中室后缘与内线靠近,两线间灰色;亚端线黑色,双线,波浪形;亚端区灰色,有纵向黑纹;端线由一列间断的黑褐色线组成;缘毛黑棕色有黑褐色斑。后翅黑褐色;缘毛棕色。雌蛾翅退化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发达,呈马鞍形;钩形突十分细长;抱器瓣基半部完整,端半部分呈两叶,背叶较粗壮,内侧中央有一齿状突起,腹叶呈长三角形;囊形突不发达;阳茎短小,末端稍扩大。
幼虫浅黄色,有稀疏棕色毛,背线及亚背线棕色,前胸背面两侧和第八腹节背面中央各有一棕色长毛束,第一至四腹节背面各有一黄色毛刷,第一和第二腹节两侧各有一灰黄色长毛束;头部红黑色。翻缩腺红褐色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云南西双版纳勐海、1200~1600m、1958.Ⅶ.18;1 ♂,云南易武、1963.Ⅳ.14、张宝林采。
形态 触角干浅棕色,栉齿褐黑色;体和足褐棕色。前翅棕褐色;基线黑色,外斜;内线黑色,波浪形,外弯;横脉纹棕色带黑边和白边;外线黑色,波浪形,前半外弯,后半内凹,在中室后缘与内线靠近,两线间灰色;亚端线黑色,双线,波浪形;亚端区灰色,有纵向黑纹;端线由一列间断的黑褐色线组成;缘毛黑棕色有黑褐色斑。后翅黑褐色;缘毛棕色。雌蛾翅退化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发达,呈马鞍形;钩形突十分细长;抱器瓣基半部完整,端半部分呈两叶,背叶较粗壮,内侧中央有一齿状突起,腹叶呈长三角形;囊形突不发达;阳茎短小,末端稍扩大。
幼虫浅黄色,有稀疏棕色毛,背线及亚背线棕色,前胸背面两侧和第八腹节背面中央各有一棕色长毛束,第一至四腹节背面各有一黄色毛刷,第一和第二腹节两侧各有一灰黄色长毛束;头部红黑色。翻缩腺红褐色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云南西双版纳勐海、1200~1600m、1958.Ⅶ.18;1 ♂,云南易武、1963.Ⅳ.14、张宝林采。
生物学
生活习性 在广东和云南一年发生多代,从4月至11月均可见到成虫。
寄主植物 棉花、荞麦、茶、花生、果树、苗木等。
天敌 已知寄生性天敌有13种,其中小茧蜂科4种;姬蜂科6种;寄蝇科3种。
寄主植物 棉花、荞麦、茶、花生、果树、苗木等。
天敌 已知寄生性天敌有13种,其中小茧蜂科4种;姬蜂科6种;寄蝇科3种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